在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邹毅宏提出了《关于在较大小区门口“适当放宽临时摊点摊区限制”的建议》,时隔数月,办理情况如何?日前,记者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该局经过认真研究和办理,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
邹毅宏在《关于在较大小区门口“适当放宽临时摊点摊区限制”的建议》中说,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要增加百姓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应充分促进灵活就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放宽对就业形式的限制。建议我市借鉴外地经验,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后备箱经济”、小摊小店等特色经营,适度发展“跳蚤市场”,在较大小区门口放宽临时摊点摊区的限制,在保证不堵塞城市道路、不影响市容市貌的前提下,允许百姓在指定区域和规定时间摆摊设点,这样既增加了百姓收入,也增添了城市的“烟火气”。
市城管执法局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多举措加强“建议”办理。一是增设临时便民服务点。自2011年以来,该局按照“疏堵结合”的市容秩序管理原则,经反复研究、多次踏勘,报请市政府同意后,陆续在中心城区分批次设置23处临时便民服务点,共计1600余个摊位。临时便民服务点的设置有效缓解了居民人口数多、生活需求大、农贸市场少的现状,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生计,规范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问题,消除了脏乱差和交通安全隐患。
二是完善农贸市场功能。目前中心城区正常运行的农贸市场有28个,为强化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贸市场服务功能,给市民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购物环境,截至2024年5月,全市改造建设农贸市场20个,其中,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升5个、续建完工4个、新建开工3个,各区(市、县)改造提升5个、续建完工1个、新建开工2个,个别农贸市场和一些便民服务点尚有商户入驻空间。
三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为了既方便市民群众就近买菜购物、又保证良好的市容秩序,该局加大对23处临时便民服务点的日常监管力度,并按照《中心城区市容秩序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联合公安、商务、市场监管、属地政府、街道(社区)等部门,对便民服务点外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便民服务点内超时、超范围经营,摊贩乱摆乱放、环境卫生脏乱差等市容秩序乱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督促便民服务点管理方落实管理责任,推进便民服务点运行规范有序。
据介绍,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局将动态调整便民服务点设置,在不影响行人、车辆等通行的较大小区门口,结合季节性和时段性特点适当放宽临时摊点摊区限制,适时增设、动态调整一批临时便民服务点为限定区域、限定时段、限制经营品种的潮汐式临时规范点,并加强管理。加快补齐市场供给短板,对城区市场功能单一、经营面积不足,无法满足周边居民农产品交易需求的农贸市场,实施改造提升或拆旧建新;对城区农贸市场缺失、建设进度滞后的区域,规划新增农贸市场并加快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东方世贸商业综合体和文德湖中央商务区项目,打造旌北消费新目的地;推进阳光盛源、富江生活超市发展,扩大连锁超市覆盖面;有序推进泰山生活市场、玉泉综合市场、城北市场、城南市场、黄山路生活服务广场改造提升,实现便利农贸市场对居民生活的全覆盖,充分满足居民15分钟便利生活需求。同时,按照“哪里缺补哪里”原则,加快建设一批便民菜店(生鲜超市),鼓励农贸市场内设置一定面积的自产自销区,并在费用上给予优惠或免费政策,鼓励自产自销农民进驻市场规范经营。
主办单位: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德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38-2518230 网站标识码:5106000051
蜀ICP备170261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69902000115号
技术支持: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