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在德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德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卢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干则争先、干则必成,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学习班在德阳成功举办,蔡达峰、铁凝副委员长亲临指导。广汉三星堆遗址管委会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赴全国人大农委专题汇报我市三级人代会同步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情况。5项工作得到省人大常委会肯定,人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
一、筑牢政治忠诚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五个方面”显著政治优势、“八个必须坚持”重大原则、“四个充分发挥”实践要求,切实把牢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积极开展党组集中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讲学训”活动全覆盖学习,组织全市人大系统主题征文活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市委刘光强书记调研人大工作提出的“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作为、更严要求”指示精神,以12项措施责任到人、压茬推进。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9件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4人次。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作出决议决定15个。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完成好三星堆文物保护利用、“千人联千企”、乡村振兴联系帮扶、招商引资、援藏援彝等市委交办任务。加强常委会党组对人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提升人大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体推进条例学习、警示教育、集中研讨、对照检查、专题党课等工作,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汇编整理86项有关规定,制定为基层减负10条举措,加强干部“选育管用”,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二、推进良法善治
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监督,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49个。坚持监督人和监督事相结合,常态化支持和督促常委会任命人员依法履职、改进工作。全年组织宪法宣誓仪式7场28人次。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共检查调研企业国有资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17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推进“八五”普法,坚持会前学法,邀请专业人士讲解统计法等法律法规9部。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24件,维护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
提升立法工作质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修改《德阳市地方立法条例》,修订《德阳市物业管理条例》,审议《德阳市城乡社区治理条例(草案)》,围绕反食品浪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等开展立法调研11项。加强2个省级和6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配合上级人大做好代表法等18部法律法规征求意见工作。积极开展协同立法,出台推进成德眉资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的法治保障。
推动公正执法司法。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人民调解、市法检“两院”关于半年和重点工作情况的报告,调研公安机关网络安全工作,探索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积极参与依法治市、市域社会治理、禁毒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增强监督实效
助推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聚焦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德阳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的意见》,紧扣市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调研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化工园区建设、电力保障经济发展、统计及“五经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德阳经开区企业“智改数转”、服务台胞台企等工作,开展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执法检查,助力再造一个“工业德阳”。
助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听取审议计划、预决算、国资、审计、服务业提升发展等报告,创新“穿透式”预算审查监督方式,着力加强预算联网监督示范点建设。审查批准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和年度决算,调研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情况,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满意度测评,推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效益。
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综合监督和专项监督,完善市县乡三级人代会同步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机制,承办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听取审议现代种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检查种子“一法一条例”、农业法实施情况,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乡村规划师队伍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乡村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农村养老和低保救助、供销社工作等进行调研,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聚力关爱未成年人,首次由3个专门委员会联合、法检“两院”和市教育局等31个部门参与、市县联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德阳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协力生态文明建设,听取审议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办法一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执法检查,加快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助力社会事业发展,听取审议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情况的报告,检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情况,调研区域医疗中心、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龙门之巅·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友城、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生育保险异地联网结算、社会领域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等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发挥代表作用
深化履职平台建设。拓展代表“家站”功能,发挥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引领带动作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联系服务群众形神兼备、方兴未艾。创新开展市人大专委会定点联系代表“家站”工作,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召开辖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从本次大会起增设德阳经开区代表团,不断丰富辖区代表履职载体,着力推进经开区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加大建议督办力度。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首次开通代表建议受理“直通车”,承办单位与相关代表及时对接沟通。做实做细办理情况调研、协调、督促等环节工作,对“加快全市范围社区食堂建设”等8件建议进行重点督办,促进建议办理提质提速,127件建议全部按期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持续跟踪监督市九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B类建议办理情况,79件建议得到落实,占总数的89.8%。落实市委要求,向市民服务中心按月推送代表建议54件,推动民生诉求依法及时解决。
提升代表履职效能。组织好国省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坚持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和立法、监督活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推进县乡人大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332个,推动“两个联系”走深走实。在指导做好直选代表述职基础上,创新开展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工作,探索推进代表履职评价,评选年度优秀代表建议13件、先进承办单位10个。强化代表履职培训,加强8个代表专业小组建设,推动代表更好为民履职。
五、加强自身建设
立足“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各方面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文风会风,加强机关党建、统战、群团、安全生产、来信来访等工作,建好用好“数字人大”平台,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讲好德阳人大故事,完善“一网一号一刊”宣传工作格局,《中国人大》杂志、中国人大网站、省人大专题会议和全媒体宣传推介我市人大工作经验做法38篇。强化联系交流,积极向省人大汇报工作,加强市县人大工作联动,和北京市大兴区、重庆市渝中区人大签订合作协议,深化与成眉资、招商引资所及区域人大的交流互鉴,参与接待全国人大“中亚五国议员研讨班”莅德参访,促进开放共享、合作共赢。
各位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走过70年光辉历程,根深叶茂、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引领德阳和全国全省一道,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特别是2021年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委进一步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顺利迎接全国人大常委会种子法、环保法执法检查组来德检查,出台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在全省率先成立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市人大德阳经开区委员会,落实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做则必成,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引领我市人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各区(市、县)党委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人大工作与地方中心工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加强县乡人大组织机构、干部队伍建设,推动落实全市人大工作现场推进会制度,在三星堆博物馆建成首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引领我市基层人大工作蓬勃发展。
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近年来,我们主动奋战在改革创新的一线前沿,三级人代会同步审议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开全省先河,成功创建首批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示范点,修改完善《德阳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广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助推三星堆“两区”建设,罗江创新推动代表参与诉前调解,什邡聘任人大代表担任特约公益诉讼视察员,绵竹推进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等贯通融合。全市人大服务改革、推动改革的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努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一体合力,携手成眉资三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设区的市首次以“决定+条例”方式协同立法优化营商环境,市县联动督导闲置及低效用地处置和耕地保护问题整改,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审议意见“回头看”。什邡持续深化监督工作“六抓六促进”,旌阳聚焦“百强区提质升位”、罗江聚力种业振兴、中江聚效粮食安全强监督、善作为。全市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质效不断彰显。我们争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流业绩,建好用好代表“家站”493个,在德阳经开区人大工作上先行先试,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益常态化、制度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更加精准化、实效化。旌阳打造高槐村代表之家“桥头堡”,广汉汇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微案例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绵竹组织代表全流程参与专题询问,中江持续深化“代表走访日”活动。全市71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为党尽责、为民履职的成果不断涌现。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全体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得益于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和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得益于政协、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全市人民的充分信任。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离党的要求、人民期待和发展需要,还存在弱项和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以改进。
各位代表!
奋楫争先,惟实励新。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定制度自信,守牢意识形态人大阵地。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依法做好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工作,完成好市委交办任务。按照“四个机关”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升人大工作质效。
二是强化法治供给。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完成《德阳市地方立法条例》修改,继续审议《德阳市城乡社区治理条例(草案)》,启动孝文化保护立法,开展村镇用水管理等5项立法调研。推动落实成德眉资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推进三星堆遗址管委会等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加强《德阳市物业管理条例》等已生效地方性法规的宣传施行。
三是深化监督支持。在做好计划、预决算、审计、国资、政府债务、环保等例行监督的基础上,就集中力量抓工业、民营经济发展、大学科技园建设、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机动车污染防治、出入境管理、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养老服务机构运营、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等进行视察和调研。开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执法检查,持续监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一条例”等贯彻实施情况,深化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加强对德阳经开区重点事项的监督推动。
四是做好代表工作。落实“两个联系”要求,进一步扩大代表对立法、监督工作的参与,推进专委会定点联系“家站”、代表进“家”入“站”等工作,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持续优化代表建议办理各环节工作,进一步畅通建议受理“直通车”。推进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开展好代表述职和学习培训,讲好代表履职故事。
各位代表!
循道而行,惟精惟一。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赓续前行,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阳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名词解释
“五个方面”显著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显著优势,具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显著优势,具有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显著优势,具有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显著优势,具有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显著优势。
“八个必须坚持”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必须坚持按照“四个机关”要求加强各级人大建设。
“四个充分发挥”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种子“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办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和《德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三星堆“两区”建设: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建设。
主办单位:德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德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38-2518230 网站标识码:5106000051
蜀ICP备170261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69902000115号
技术支持: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